【劳动报】中国科学院脑智卓越中心解析小鼠海马单神经元全脑投射规律

发布时间:2024-02-05

该研究为海马参与学习记忆、空间认知、导航、焦虑、应激等多种功能提供新的神经环路理论指导。

2月2日,《科学》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Whole-brain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hippocampal single-neuron projectome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解析了海马神经元的空间联接规律,并建立了小鼠海马脑区单神经元的全脑介观投射联接图谱的数据库。

时至今日,科学家对海马功能的探索已长达近一个世纪,可谓经久不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John O'Kefee等首先在大鼠的海马区内发现了位置细胞(place cell),并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此也揭示了海马在空间信息表征和导航中的重要作用。

现如今,海马仍然是大脑内研究最为广泛的脑区之一。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海马脑区还被发现参与了多种不同大脑功能,比如恐惧记忆、场景认知、记忆泛化、情绪焦虑和社交记忆等。海马神经元在全脑范围内的广泛投射是这些大脑功能的重要基础。然而,以往的研究绝大部分都停留在群体神经元标记的水平,海马单神经元的多样化全脑投射模式并不清楚。

因此,研究单个海马神经元的全脑投射模式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鉴定海马单神经元投射模式的细胞类型,解析海马脑区内的胞体位置与基因表达和环路功能之间的潜在关系,是理解海马神经元实现多种大脑功能的重要基础。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研究组组长徐春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充分发挥了团队攻关的组织优势,三维重构了上万个小鼠海马区单神经元的全脑投射轴突形态。这些海马神经元的胞体覆盖了海马的各个亚区和海马多维轴向的不同位置,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神经元全脑投射图谱数据集。

通过海马单细胞投射图谱的数据库构建与分析,研究团队开创性地将轴突投射路径与机器识别算法相结合,阐述了海马神经元前后轴的轴突投射路径,为研究海马投射下游脑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更加有效快捷地分析了小鼠海马神经元的341种主要投射模式的形态相似性,最终归纳总结出43种全脑投射细胞类型。

该研究将投射细胞类型与空间转录组数据进行联合分析,鉴定了与不同投射细胞类型空间分布相关的基因,揭示了全新的海马神经元投射模式以及海马体内外靶区的协调投射规律,阐明了双侧大脑投射的新规律,扩展了领域内的层状理论,全面展示了胞体与轴突末梢的空间映射关系,解析了海马神经元胞体位置与投射模式的对应关系,发现了海马单细胞的空间投射规律。


海马单神经元全脑投射规律的图示总结。陈世硕绘制


这些研究成果为研究海马神经元相关的功能和疾病提供了环路和分子基因的靶点,为左右脑半球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调节提供了新的证据,为研究海马神经元各种脑功能提供了详实的投射信息参考,为海马输出环路功能研究提出了海马神经元投射模式的新方向,为海马参与学习记忆、空间认知、导航、焦虑、应激等多种功能提供新的神经环路理论指导。

来源 劳动报记者王嘉露 2024年2月2日

https://www.51ldb.com//shsldb/sz/content/018d6d0ecb5ac0010000b9ff6f110fdc.htm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