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所成功举办大型公益科普讲座《脑发育与“星星的孩子”》

  来自“星星的孩子”是一群“有视力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有听力却总是充耳不闻,有行为却总与你的愿望相违”的儿童——这群自闭症儿童犹如天上的星星,一人一世界,独自闪烁,并且人群不断增大。“星星的孩子”的大脑中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用怎样的方式才能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

  以架起与自闭症小朋友沟通的桥梁为初衷,5月20日下午,神经所举办了大型公益科普讲座《脑发育与”星星的孩子”》,向社会公众传播最前沿的科学知识。100多名听众来到讲座现场,包括自闭症患儿家长、特殊教育机构的老师、相关的医务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员以“早期多感官环境刺激如何促进大脑的发育”为主题,通过形象生动的小鼠实验结果,展示了与自闭症相关的神经科学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自闭症儿童脑发育的特征和行为干预的潜在神经基础,以及来自外界的多感官环境刺激对脑发育与大脑神经网络建立的促进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保科主任徐秀以“‘星星的孩子’的成长历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主题,详细描述了“星星的孩子”的主要行为特征,介绍了新一代自闭症幼儿早期介入的行为干预方法:早期丹佛干预模式(ESDM),以及其对提升自闭症小朋友的社交参与度,提高他们的日常生活交流能力等所起的作用。

  随后,两位专家认真回答了有关康复、食品影响、行为干预方式、社会沟通、教育方法等自闭症患者家长日常遇到的问题。三个小时的讲座结束后,家长们纷纷围绕着两位研究员继续交流。

  此次科普讲座展示的自闭症患者的康复途径及美丽人生,让公众了解到“星星的孩子”的大脑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怎样的方式能够与他们进行有效交流,怎样促进他们对交流与沟通的兴趣。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