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首页

首页
机构简介
  • 部门成员
  • 教育委员会
  • 学位委员会
招生工作
  • 硕士招生
  • 博士招生
  • 导师简介
在学培养
  • 培养方案
  • 学位课程
  • 课件下载
学位管理
  • 论文答辩资格
  • 论文查重规定
  • 论文盲审规定
  • 论文答辩程序
  • 论文撰写要求
  • 毕业生证件照拍摄
奖助保障
  • 奖助学金类型和评选制度
  • 获奖情况
  • 医疗保障
毕业与就业
  • 毕业流程
  • 历年毕业生去向
  • 毕业照
科教融合
  • 暑期学校
  • 科创计划
  • 合作交流
留学生
  • 招生
  • 学籍
  • 医保
  • 居留许可
学生活动
  • 学生会成员
  • 社团组织
  • 主要活动
  • 精彩图片
校友会
  • 校友组织
  • 校友活动
心理咨询
下载专区
  • 研究生培养
  • 学位管理
  • 学籍管理
  • 毕业与就业
  • 学生国际交流
  • 开具证明
  • 后勤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研究生>在学培养>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返回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硕博研究生实验室轮转学习及确定导师的细则

  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有关规定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脑智中心/神经所)研究生管理条例,特制定本细则。 

  一、轮转时间 

  新生(硕博研究生)在第一学年必须在三个实验室进行轮转学习(rotation),在每个实验室轮转学习的时间为2个月,第一轮轮转从新生入学起开始。轮转学习是研究生学位课程的重要部分,三轮轮转合格者可取得5个学分。 

  二、轮转程序 

  1、轮转开始前,研究生部将向学生公布当年招生导师的情况,并发放轮转报名表。导师也可通过报告、与学生交谈等多种形式展示自己的科研内容,为学生选择实验室轮转提供参考。 

  2、研究生部将本届新生情况发至每位招生导师,为导师选择接受学生轮转提供参考。学生可选择轮转学习的实验室,而接受轮转学生是每位招生导师的应尽义务。研究组每一次轮转接收的学生人数不得超过2名,三次轮转总共不超过5名。此规则是为了适当平衡研究组轮转学生的数量,尽量使得每个研究组能有学生进行轮转,并使学生有在更多实验室轮转的机会。 

  3、每轮确定轮转实验室时,学生应在一周内将实验室导师签字同意接受轮转的报名表交管理部门。每轮轮转结束后一周内研究组长将学生的轮转总结报告及所在实验室评语交管理部门。 

  三、轮转考核 

  每次轮转结束后学生应就轮转实习作出书面目总结报告。内容包括所实习研究的意义,含相关文献;自己参与的工作(实验和结果);轮转学习中的收获。每轮轮转的考核工作由所在的轮转实验室导师在组会上对其进行考核。实验室轮转需考核评分。实验室的研究组长对在本实验室的轮转学生,根据实验室表现、书面和口头报告进行评分,一次轮转学习的最高评分为50分,每次轮转学习的评分低于各30分者为不及格。轮转学习成绩不合格的处理同比其它学位课程不合格处理。 

  四、确定导师 

  硕博研究生在完成三轮实验室轮转学习后,开始选择并确定做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组。  

  1、硕博研究生需填写愿去哪一个研究组的志愿表,每人可填写1-3个志愿。 

  2、每年接受学生数,含轮转后和中途换导师转入的,均计入研究组该年度接受的学生数。研究组的在学人数以每年8月31日截止的计算为准。 

  a. 新的研究组在第一年可以接受新学生的总人数(包括中途转入)2人。 

  b. 研究组学生总数在8人(含8人)以下的组,每年接受新学生的总人数(包括中途转入和外招博士生)不能超过2人。 

  c. 研究组学生总数在9人(含9人)以上的组,每年接受新学生的总人数(包括中途转入和外招博士生)不能超过1人。 

  选择并确定做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组的原则是:1)尊重研究生的个人意愿,由研究组与研究生双向选择;2)尽量使大多数研究组有研究生做学位论文; 3)在出现困难时,经所教育委员会讨论和所里同意,个别协调安排。 

  具体操作由教育委员会负责进行。步骤如下: 

  a. 根据研究生的第一志愿确定研究组。如果第一志愿选某研究组的学生大于该组可接收人数,由接收研究组长选择。 

  b. 根据第二及第三志愿确定其余学生的去处。 

  c. 未落实去处的研究生与未满额的研究组再进行双向选择。 

  d. 仍不能落实去处的研究生由教育委员会根据上述原则进行协调安排。 

  五、研究生进研究组的安排经教育委员会认可后实行。如发生争议,由教育委员会会议决定。 

  脑智中心/神经所教育委员会 

  2016年8月 

      

    Copyright 2010-2019 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 版权所有